• 首页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华信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经营范围 组织架构 公司荣誉 企业文化 发展目标
  • 新闻动态
    华信动态 行业新闻 财经新闻
  • 业务介绍
    主要业务 信托法规 服务热线
  • 理财产品
    存续中产品 已结束产品
  • 信息披露
    公司公告 成立公告 分配公告 兑付公告 净值公告
  • 客户专区
    购买须知 如何转让 信托利益分配 挂失服务 融资申请
  • 诚聘英才
    校园招聘 社会招聘 其他招聘
  • 华信动态
  • 行业新闻
  • 财经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华信 >> 财经新闻

首发比例弹性增大 8家拟上市券商足额发行存变数

作者:佚名     来源:证券时报

    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券商来说,以净资本为核心的监管方式让券商融资意愿更为迫切。目前在正常排队进程中的8家拟上市券商,拟发行的股份占发行后总股本的10%~25%,较前些年发行弹性明显增大;不过,能否顶额发行仍存变数,毕竟去年以来以中国银河、中原证券为代表的金融机构都出现发行股份大打折扣的情况。
  最低比例发行成惯例
  此前,因发行价不能超过23倍市盈率的红线,上市公司在首次公开发行股份时,对募资规模并不会过分追高,通常都以最低的比例发行。
  华东一家券商分管投行的副总裁告诉证券时报记者,由于市盈率不超过23倍,以高端制造为代表的多数拟上市公司不愿意在IPO阶段发行太多股份,一来新股定价受到限制,不愿意低价发行稀释股份;二来上市之后还可以更高的价格融资。
  《证券法》第五十条规定,公开发行的股份达到公司股份总数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公司股本总额超过人民币四亿元的,公开发行股份的比例为百分之十以上。
  2016年初至今年3月20日,共有328家非金融机构类公司上市。其中,284家公司首发后总股本在4亿元以下,这些公司全部按照25%左右的比例发行。首发后总股本在4亿元以上的公司有44家,其中21家公司紧贴10%的下限发行,仅3家公司发行股份占首发后总股本比例25%。剩下的公司发行股份比例在10%~20%之间。
  拟发行比例空间增大
  上个月,证监会重新调整再融资政策,分别对再融资价格、间隔、规模等重新修订。当天,兴业证券就公告终止筹划非公开发行事宜,因不符合“本次发行董事会决议日距离前次募集资金到位日原则上不得少于18个月”的要求。
  记者统计,目前在证监会公布的IPO在审名单中,处于正常审核状态的8家拟上市券商中,5家准备在上交所挂牌,3家准备在深交所挂牌。
  这8家排队上市的券商,发行前总股本都超过了4亿。其中,7家首发拟发行股份上限占总股本比例超过10%,东莞证券拟发行股份上限为总股本的10%。
  拟发行股份最多的是中泰证券,不超过20.9亿股;其次是财通证券,拟发行不超过10亿股,南京证券拟发行不超过8.25亿股,华西证券拟发行不超过7亿股,国联证券拟发行不超过6.34亿股。这些券商的发行股份上限都不超过首发后总股本的25%。
  东莞证券、华西证券、浙商证券首发拟发行的股份较少。东莞证券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拟发行不超1.6667亿股,占发行后总股本的比例不超过10%;华林证券则直接以10%的比例发行,拟发行2.7亿股;浙商证券拟发行上限5亿股,不超过发行后总股本的14.3%。
  多因素影响募资规模
  当然,招股说明书预披露的只是拟上市公司的融资计划,实际情况往往会出现比较大的变化。尤其对融资额较大的金融机构来说,需要视市场环境和监管要求对方案进行调整。
  去年进入IPO首发程序的13家金融机构中,有9家机构最终发行量,与最后一次招股书申报稿中的预期发行量相比,均大幅减少了。
  从过去两年的发行情况看,金融机构尤其券商IPO的募资规模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较大,IPO募资规模超过100亿的券商东方证券和国泰君安,发行时点都在2015年上半年。而在2016年及2017年上市的券商,如中原证券、中国银河,最终发行规模都比预期减少很多。中国银河发行量占发行后总股本只有6%,甚至低于10%。
  银河证券董秘曾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募资规模除考虑自身融资需求外,也需要综合考虑市场各方面因素。

  • 首页
  • |
  • 关于华信
  • |
  • 新闻动态
  • |
  • 业务介绍
  • |
  • 理财产品
  • |
  • 信息披露
  • |
  • 客户专区
  • |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 中国信托业协会
  • 大通证券
  • 版权所有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辽ICP备11008298号-1   技术支持:艾迪互动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