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华信 >> 行业新闻
《信托登记暂行细则》再次“征求意见”
作者:佚名 来源:证券时报
历时三个月,《信托登记管理办法暂行细则》(简称“暂行细则”)终于浮出水面。
5月27日,中国信托登记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信登”)将《信托登记管理办法暂行细则》发送至68家公司征求意见,并要求各家公司在6月2日前发回反馈信息。
中信登于2016年12月成立开业,半年之内,信托登记管理办法及暂行细则均相继完成。业内人士认为,中信登研究推进效率极高,信托登记管理办法有望于今年三季度正式落地实施。目前,信托登记平台已经建成。
五大环节逐一明晰
2017年2月份,中信登首次向银监会及68家信托公司下发了《信托登记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部分信托公司在今年4月份,再次收到了相同的文件,只是下发征求意见稿的主体是银监会。
当时业内普遍反映整体框架较为完善,但有不少操作需要相关部门进一步的细化指导。
关于业内最为关注的受益权转让问题,本次暂行细则给予了部分解答,明晰了在产品存续期间受益权发生转让时,变更登记的流程及所需要提供的资料。
相较2月份的版本,本次暂行细则除了对登记范围、产品信息、受益权信息细化外,还有几条新增内容值得注意。
一是中信登要求信托公司派一名或多名员工担任信托登记员,专门负责机构管理员用户的日常维护工作,并需参加中信登定期或不定期组织的相关培训。
多位业内人士表示,信托登记员的工作只要是细心的人就可以胜任,因为各家公司部门设置不同,所以这个工作岗位落在哪个部门,各家公司差异较大。据了解,信托登记员普遍来自于信托公司的合规风控部、信托管理部、托管部、财务部等。
二是信托登记对审查时效作出了明确规定。对于不符合规定登记条件的,信托登记公司在收到申请文件和登记信息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并在收到完整补正文件之日起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审查。
三是中信登要求信托合同上要公示该产品对应的唯一的登记系统产品编码。因此,以后委托人和受益人都可以要求信托公司提供产品对应的登记编码。不过,由于中信登不对信托产品的合法合规性、投资价值及投资风险作出判断或保证。这意味着,投资者不能将登记编码视为投资的“定心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