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华信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经营范围 组织架构 公司荣誉 企业文化 发展目标
  • 新闻动态
    华信动态 行业新闻 财经新闻
  • 业务介绍
    主要业务 信托法规 服务热线
  • 理财产品
    存续中产品 已结束产品
  • 信息披露
    公司公告 成立公告 分配公告 兑付公告 净值公告
  • 客户专区
    购买须知 如何转让 信托利益分配 挂失服务 融资申请
  • 诚聘英才
    校园招聘 社会招聘 其他招聘
  • 华信动态
  • 行业新闻
  • 财经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华信 >> 财经新闻

财政部:优化财政文化资金支出结构 改进专项资金运行机制 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财政部网站1月3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财政文化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显示,2023年,全国财政文化资金预算安排3933.7亿元,比2022年增加35.8亿元。其中,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896.6亿元,比2022年增加30.7亿元,有力保障了重点项目支出。

  《报告》称,将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加强协调配合,不断完善财政文化资金政策,更好调动各类主体积极性,进一步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切实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该报告是财政部部长蓝佛安在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在健全多元化投入激励机制方面,《报告》表示,把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文化建设特点和规律,进一步厘清中央与地方、政府与市场、文化事业与文化产业的边界和关系,加强政策协调配合,加大资源统筹力度,保障文化领域重点支出,强化财政资金在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传承发展和公益性文化事业中的支撑作用,发挥对文化产业发展、社会力量的带动和引导作用。深入推进公共文化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合理划分省以下公共文化领域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推动地方特色文化发展。根据改革进展以及相关条件成熟情况,适时优化调整财政事权事项,健全基础标准,规范支出责任。研究将适宜由地方更高一级政府承担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支出责任上移,避免过多增加基层政府支出压力。

  《报告》提出,优化财政文化资金支出结构。一是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重心下移、共建共享,推进城乡公共文化服务一体建设,引导优质文化资源更多向欠发达地区、农村地区、革命老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倾斜,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覆盖面和适用性,更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二是改进国家艺术基金、国家出版基金、国家电影事业发展专项资金、电影精品专项资金等运行机制,调整优化资助内容,加大扶持引导力度,支持深入实施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广播电视电影和网络视听高质量发展工程。三是完善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支持机制,落实文物保护法、非物质文化遗产法要求,加大央属文物保护利用投入,推进国家文化公园、国家级重点博物馆建设,加大对县级及以下文物保护单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支持。四是支持媒体融合发展和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强全媒体传播体系建设,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五是支持实施国家文化英才培养工程,加大急需紧缺人才培养力度,培育高层次人才和优秀青年人才,加强文化领域人才队伍建设。六是支持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支持加快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

  在提升财政文化资金使用效益方面,《报告》提出,一是支持创新实施文化惠民工程,推动农家书屋和县域图书馆服务体系共建共享,加强广播电视综合覆盖,推动融媒体中心建设提质增效,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文化服务效能,畅通基层服务“最后一公里”。二是落实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健全事前绩效评估机制,科学合理设置绩效指标,加强绩效目标管理和绩效评价,将群众需求、服务满意度作为绩效评价的重要内容,将绩效评价结果与预算安排、完善政策、改进管理有机衔接,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三是加大财会监督力度,开展预算执行常态化监督,建立预警机制,强化全过程、全链条、全方位监管,资金监管“一竿子插到底”。认真落实全国人大审查意见,加强审计等监督结果应用,推动做好审计查出问题、执行监控发现问题等整改工作。

  • 首页
  • |
  • 关于华信
  • |
  • 新闻动态
  • |
  • 业务介绍
  • |
  • 理财产品
  • |
  • 信息披露
  • |
  • 客户专区
  • |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 中国信托业协会
  • 大通证券
  • 版权所有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辽ICP备11008298号-1   技术支持:艾迪互动   本站支持IPV6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