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加入我们
  • 联系我们
  • 首页
  • 关于华信
    公司简介 发展历程 经营范围 组织架构 公司荣誉 企业文化 发展目标
  • 新闻动态
    华信动态 行业新闻 财经新闻
  • 业务介绍
    主要业务 信托法规 服务热线
  • 理财产品
    存续中产品 已结束产品
  • 信息披露
    公司公告 成立公告 分配公告 兑付公告 净值公告
  • 客户专区
    购买须知 如何转让 信托利益分配 挂失服务 融资申请
  • 诚聘英才
    校园招聘 社会招聘 其他招聘
  • 华信动态
  • 行业新闻
  • 财经新闻

当前位置:首页 >> 关于华信 >> 财经新闻

财政政策持续发力 增量举措即将推出

来源:中国证券报

    财政部部长蓝佛安10月12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透露,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涉及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等方面。同时,他表示,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

   多位专家认为,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助于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将与其他宏观政策形成合力,促进完成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

   可以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对于能否实现今年的预算目标,蓝佛安表示,预计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速不及预期。中国财政有足够的韧劲,通过采取综合性措施,可以实现收支平衡,完成全年预算目标。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下降2.6%。中金公司研究部首席宏观分析师张文朗估算,今年一般公共预算账户将短收,由于该账户对应较多民生领域支出,预计将通过利用地方债结存限额、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盘活闲置资产等补充一般公共预算账户,努力完成全年收支目标,这些举措将为四季度财政保持必要支出强度提供有力资金保障。

   广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郭磊表示,2024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目标增速为3.3%,财政收入缺口理论上应通过提高税收收入、非税收入等方式来弥补,但这两项收入存在一定不可控性。预计较大概率通过提高中央存量结转结余资金、调入资金和预算稳定调节基金、提高特定机构利润上缴等方式来弥补。

   在有效补充财力方面,蓝佛安透露,中央财政从地方政府债务结存限额中安排了4000亿元,补充地方政府综合财力,支持地方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和消化政府拖欠企业账款;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盘活闲置资产,加强国有资本收益管理,努力增加财政收入;指导地方依法依规使用预算稳定调节基金等存量资金,保障财政支出需要。

   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 

   蓝佛安表示,将在近期陆续推出一揽子有针对性增量政策举措,主要包括加力支持地方化解政府债务风险、发行特别国债支持国有大型商业银行补充核心一级资本、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加大对重点群体的支持保障力度等方面。

   为缓解地方政府的化债压力,他介绍,除每年继续在新增专项债限额中专门安排一定规模的债券用于支持化解存量政府投资项目债务外,拟一次性增加较大规模债务限额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加大力度支持地方化解债务风险,相关政策待履行法定程序后再向社会作详尽说明。

   “这项即将实施的政策,是近年来出台的支持化债力度最大的一项措施,这无疑是一场政策及时雨,将大大减轻地方化债压力,可以腾出更多的资源发展经济,提振经营主体信心,巩固基层‘三保’。”蓝佛安表示。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宏观联席首席分析师黄汝南表示,在履行必要法定程序后,地方债务限额有望大幅提高,以支持置换地方存量隐性债务,尽管化债资金不直接支持经济增长,但有助于地方腾挪更多财力用于促发展。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预计,第四季度会发行较大规模的特殊再融资债券,用于置换地方政府存量隐性债务。在今年地方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较大幅度下行的背景下,这一措施不仅会有效缓解地方政府化债压力,而且可以腾出本来用于偿还隐性债务的资金,用于扩投资、促消费,巩固基层“三保”。

   为支持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财政部副部长廖岷介绍,主要有三方面政策考虑:允许专项债券用于土地储备;支持收购存量房,优化保障性住房供给;及时优化完善相关税收政策。

   方正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芦哲分析,存量房“收储”政策实施力度将进一步加大。此前主要通过保障性住房再贷款政策推进“收储”,接下来专项债和保障性安居工程资金都可参与,对于地方政府而言,“收储”资金得到充实,可以加快消化存量房,促进房地产市场供需平衡。

   中央财政加杠杆空间足 

   除已进入决策程序的政策外,蓝佛安表示,还有其他政策工具在研究中,比如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多位专家认为,这意味着增量政策“未完待续”,特别是中央财政加杠杆还有较大的想象空间。

   黄汝南表示,明确中央财政还有较大的举债空间和赤字提升空间,有助于提振市场信心,也打开了中长期财政政策的想象空间。

   “预计后续政策的看点更多。”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瑞东说,本轮政策的看点不在于一次性的力度,而在于有持续性,政策的方向与力度持续保持积极。

   在王青看来,接下来财政政策可能进一步增加超长期特别国债或普通国债的发行规模,重点用于促消费、扩投资。这能充分利用中央财政的赤字和举债空间,减轻地方政府在稳增长方面的支出压力。

   “财政政策进一步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有利于稳增长、扩内需、化风险。”西部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边泉水表示,随着货币财政政策接续发力,第四季度经济增长料明显改善,全年有望实现5%左右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

  • 首页
  • |
  • 关于华信
  • |
  • 新闻动态
  • |
  • 业务介绍
  • |
  • 理财产品
  • |
  • 信息披露
  • |
  • 客户专区
  • |
  • 诚聘英才
  • 友情链接: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 中国信托业协会
  • 大通证券
  • 版权所有华信信托股份有限公司  辽ICP备11008298号-1   技术支持:艾迪互动   本站支持IPV6访问